通訊員 汪可平 李波
“凝心聚力開拓新路引領課程發(fā)展,攻堅克難鑄華章打造三秦名校”——走進具有75年建校歷史的紫陽中學,從教學樓六樓懸掛下來的這對條幅,格外引人注目。
近年來,該校以“為學生終身發(fā)展奠基”為目標,著力構建育人環(huán)境,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,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和“學案導學”教學模式。高考成績連年實現新突破,一批批學子在這里成就夢想,被市教育局列為“高中教學改革基地”,被省教育廳命名為“陜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學校”,紫陽中學正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突破。
注重內涵發(fā)展
——文化因子滲透校園
“美哉,我少年中國,與天不老;壯哉,我中國少年,與國無疆。”10月18日下午,伴隨著鏗鏘有力的《少年中國說》,紫陽中學2019屆“誦讀經典,詩意校園”詩歌朗誦比賽拉開帷幕。
自2010年以來,該校一直把“弘揚民族傳統文化”當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全校師生中全面深入開展詩詞楹聯教育教學活動,通過誦詩、賞詩、寫詩,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和熏陶。學校成立了詩詞楹聯教育基地,創(chuàng)辦了“神峰”校園文學社,先后被授予“陜西省傳統詩詞教育先進單位”和“陜西省傳統楹聯教育先進單位”。
“學校不是‘加工廠’,而是強大的‘文化廠’,要以文化人,用優(yōu)秀的學校文化滋養(yǎng)人、熏陶人、感染人和培養(yǎng)人。”縣教體局局長、紫陽中學校長朱平說。
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,該校始終把校園文化視為學校品牌建設的內核,堅持廣泛、深入、持久、扎實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。
堅持讓環(huán)境說話,用環(huán)境滋養(yǎng)心靈。該校充分利用走廊、教室、宿舍、辦公室等地方,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構建班級文化、寢室文化、走廊文化、小組文化、餐廳文化,打造以勵志、青春與夢想、告別陋習、我的理想等為主題的文化走廊和文化墻,營造“塊塊墻壁能說話,棵棵草木能育人”的氛圍,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的魅力。
以活動為載體,深化校園文化內涵。開展“我的校園我做主”活動,鼓勵學生對校徽、校歌、三風一訓、亭臺樓閣等進行個性化命名和詮釋;讓學生自主對班名、班徽、班歌、班風、誓詞、讀書角、組名、組牌等進行精心設計和創(chuàng)作。大力支持學生社團建設,組建;@球隊、舞蹈隊、文學社、校園廣播等團體,廣泛開展多種文化活動,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。
實施自主管理
——學生的事學生做主
10月10日下午4點,紫陽中學高二(20)班正在舉行由班級自主管理委員會成員主持召開的班會,F場氣氛熱烈,學生們正在講述自己月考后的感想及學習技巧。
“從高中一年級起,班主任就把班上的各項大小事務交給我們自己管理,只有遇到一些棘手的難題,我們才和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,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。”該班學生謝雪慶說。
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:“實現自我教育,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。”學生自主管理、自主發(fā)展及自立精神的培養(yǎng),已成為當今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。在自主發(fā)展理念的指導下,該校通過借鑒社會化管理經驗,實行民主參與管理和規(guī)章約束管理相結合,逐步探索出“層級管理、全員參與、自我約束、組內互幫、小組競賽、班組評比、不斷激勵、共同成長”的管理模式。
該校設立學校、年級、班級三級自主管理委員會,各級自主管理委員會設主席、副主席,以及安全、紀檢、環(huán)境、文宣、體育、學習六個職能部門,班上的每一名學生都編入其中一個部門。學校自主管理委員會的常設機構是秘書處,配有專門的會議室和辦公設備。每個職能部門配有一名指導教師,每周定期召開例會,總結和布置每周的自主管理工作。各級自主管理委員會每周每天對各個小組、各個班級的紀檢安全、環(huán)境、文宣、學習、生活等方面進行檢查、評分匯總和評比公布,激發(fā)學生的競爭意識。
為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活動的主人,該校堅持做到“五個自主”,即班級公約自主訂、學生干部自主選、一切活動自主干、日常事務自主管、考核評比自主審。小到衛(wèi)生值日、安全教育、召開班會,大到學校晨會、舉辦各種全校性的主題活動,都由學生自主進行。
“通過實施學生自主管理模式,我們發(fā)現學生在自我管理中進行自我教育,在自我教育中規(guī)范自我管理,孩子們的民主意識和團隊意識明顯增強,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提升。”副校長張家翥說。
推行“學案導學”
——把課堂變學堂
“給大家5分鐘時間,分享自學成果,提出質疑難題,相互討論并進行提問。”
10月26日,隨著任課教師一聲令下,紫陽中學高二年級(11)班的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。隨后,各小組推選的發(fā)言人在教師的主導下開始進行交流發(fā)言,展示學習收獲,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,教師有針對性地點撥講解。
該校通過仔細審視學校教學現狀和學生實情,先后赴陜北宜川中學、湖北枝江中學等課改前沿學?疾旖涣鳎瑒(chuàng)造性地提出了具有紫陽中學特色的“學案導學”教學模式。即以學案為載體,以教師為主導,以學生為主體,通過“自主學習、小組交流、分享展示、點撥提升、當堂訓練”五個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,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。學案是用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、主動參與、合作探究、優(yōu)化發(fā)展的方案,經教師集體研究、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,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路線圖。
“學案導學”課堂以學生自主學習、合作學習、探究性學習為主,教師只負責組織,必要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。每個班按“組內異質、組間同質”的原則,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,并將座位由“秧田式”改成“茶館式”,便于學生合作探究。“學案導學”改變了以往“教案講學”滿堂灌、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,真正把講堂變學堂,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。
為大力實施“學案導學”教學模式,該校領導班子及學科組長定期聽課評課,學科組每周召開一次課改專題研討會,會診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,并建立課改評價機制,做到“實施有規(guī)劃、管理有規(guī)范、過程有監(jiān)管、結果有評估”。
多樣化辦學
——讓每個孩子都能實現夢想
紫陽中學高度重視體育藝術特長生教育,建有音樂、舞蹈、書法、繪畫等多個藝術類專業(yè)教室,投資近億元新建了文體中心,開設有體育、美術、舞蹈、音樂、幼教、傳媒、播音、主持等10余個專業(yè)。
“學校大力發(fā)展體育藝術教育,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擁有越來越多的選擇自由,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特長的發(fā)展道路,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。”談到多樣化辦學時,副校長王繼說。
該校堅持早動員、早開發(fā)、早培養(yǎng)的原則,對有體藝特長的學生精心摸底、挑選和培養(yǎng),通過組建藝術特長班,建立特長生成長檔案,做好特長生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。出臺了《紫陽中學特長生發(fā)展實施方案》、《特長生管理辦法》、《特長班教練員實施辦法》等,對特長生實行全程跟蹤、重點突破及“人盯人”戰(zhàn)術,精心呵護他們的體育藝術天分,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系統的開發(fā)和發(fā)展。
為歷練特長生體藝才華,該校經常開展各種藝術活動。諸如藝術作品展、秋季運動會、校園藝術節(jié)、墨香書法競賽、慶元旦文藝晚會等。經常邀請音樂、書法等藝術專家到校講座,組織學生到藝術名校參觀學習,通過“名師面對面”,提升學生藝術情操,開拓藝術視野。在校園內、教室里開設“書畫長廊”和“書畫天地”,營造校園藝術文化氛圍,進行藝術熏陶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近幾年來,紫陽中學的藝體(美術、音樂、體育)之花越開越艷,為各級各類大學輸送了一大批優(yōu)秀藝體生源。學校先后成為西安中國畫院美術教育援助基地、陜西當代國畫藝術研究院美術創(chuàng)作教育實踐基地、西安體育學院實習基地、安康市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訓練基地。
七十年風雨兼程,七十年繼往開來。乘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強勁東風,紫陽中學走出了一條“特色立校、教研興校、文化強校”的辦學之路。面對新的歷史機遇,紫陽中學正以更加昂揚的斗志、求真樂教的作風和不斷進取的精神,用飽蘸激情的智慧之筆,書寫教育事業(yè)新的華彩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