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廖霖 段明珠
“本地白菜0.98元一斤,西紅柿0.98元一斤!”每天早晨7點,在嵐皋縣城民意超市外,總會有市民提前來到,等待超市開門,他們想在第一時間買到新鮮蔬菜。這些顧客在超市買到的蔬菜,是從蔬菜基地采摘后,直接運到超市的新鮮蔬菜。農超對接供銷蔬菜的魅力,就是靠質量和價格吸引消費者,并逐步構建互利共贏的良性機制。
民意超市“農超對接”,通過基地直采的形式,讓新鮮蔬菜從“地頭”直接進到超市,省去了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的采購成本,也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新鮮便宜的蔬菜。
日前,筆者來到位于嵐皋縣藺河鎮(zhèn)茶園村五組的民意蔬菜保供基地,68個蔬菜大棚沿著山坡而建,整齊排列于道路兩邊,大棚內成片的綠色蔬菜生機盎然,茂盛的蔬菜把田地遮得嚴嚴實實,一片綠意盎然。辣椒一行行,一列列,郁郁蔥蔥,生機勃勃,有的還開著白色的小花,有的已經長出了尖尖的辣椒。胖嘟嘟的西紅柿一個挨著一個,爭搶著綴滿枝頭。白菜的葉子向四方伸展,向大自然綻放出最美的芳華……菜園里碩果累累,豐收在望!
據(jù)了解,民意蔬菜保供基地占地200畝,其中蔬菜86畝,管理這片蔬菜基地的是嵐皋縣民意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,基地成為了嵐皋縣穩(wěn)產暢通保供保障的“菜籃子”基地。
公司經理何先進告訴筆者,目前種植蔬菜10余個品種,這些大棚蔬菜采取的是噴灌和滴灌等先進的灌溉方式,只需打開閥門,水源便沿管道汩汩而來,不僅對水的利用率高,而且大大節(jié)省了人力成本。菜農每天凌晨5點多便開始忙碌著采摘蔬菜,7點左右采摘完畢,由貨車直接送到位于3公里內的縣城民意生活超市,菜品新鮮、物美價廉,受到了消費者們的廣泛青睞。何先進一邊說,一邊從藤架上摘下幾個西紅柿遞給我們,“這都是沒打農藥的,綠色安全無公害,放心得很,可以直接吃。”說完自己便拿了一個吃了起來。
“這個西紅柿上面有疤痕容易腐爛,不要裝車……”在蔬菜基地大棚內,何先進分別到大棚里親眼看著菜農摘取新鮮蔬菜,封好后裝車,當天運往門店。
綠油油的大棚蔬菜,一筐筐剛從地里摘下來的西紅柿、辣椒、白菜等“整裝待發(fā)”,準備運往超市——這正是嵐皋縣“農超對接”項目,為廣大菜農搭建的致富快車。
“直采基地的蔬菜來源清晰,種植管理環(huán)節(jié)可控,采摘時間明確,運輸環(huán)節(jié)透明,保證了蔬菜‘有來頭,更放心’,市民可以在家門口買到物美價廉又新鮮的蔬菜。”何先進說。
“多、快、鮮”是民意超市保證蔬菜新鮮的標準。每天為了滿足市民的消費需求,采取“農超對接”,將優(yōu)質蔬菜從“地頭”送至市民的“灶頭”,從而保證所銷售的蔬菜新鮮可口。
“菜價便宜了,老百姓買的是一臉笑容,而菜農們忙著收錢也是滿臉燦爛。因為蔬菜是從農田到超市的直接對接,減少了中間很多的流通環(huán)節(jié),降低了運費和價格,但并沒有損失到菜農的利益。隨著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,綠色、有機等蔬菜成為市民競相追逐的‘寵兒’,盡管如此,市民們仍擺脫不了對蔬菜新鮮度的追求。”何先進說。
“菜籃子”穩(wěn)產保供連著城鄉(xiāng)兩頭,關系群眾一日三餐。近年來,嵐皋縣高度重視蔬菜穩(wěn)產保供工作,抓好“菜園子”,確保產得出、供得上,減少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提升流通質量,促進產銷對接,全面提升穩(wěn)產保供和流通能力。
“農超對接,構建產銷一體化鏈條,既避免了價格的大起大落,又可以保障市場供應和食品安全,真正實現(xiàn)了商家、農民和消費者的三方獲利,為百姓提供了一條直通餐桌的綠色通道。”該縣農業(yè)農村局林科中心農藝師王德忠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