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康市中心醫(yī)院 茍春苗
HPV感染是一種由人乳頭瘤病毒引起的常見病毒感染,主要通過皮膚接觸傳播,本科普文章旨在幫助女性正確認識HPV,并做好健康管理。
一、HPV基礎知識
1.什么是HPV?
HPV也稱人乳頭瘤病毒(Human Papillomavirus),分為高危型(如16、18型,與宮頸癌相關)和低危型(如6、11型,引起生殖器疣)。80%以上女性一生中可能感染HPV,但90%可通過自身免疫力在1-2年內(nèi)清除。
2.傳播途徑。主要經(jīng)性接觸傳播,也可通過皮膚黏膜間接接觸(如共用毛巾、浴具等,但概率低)。母嬰傳播(分娩時經(jīng)產(chǎn)道感染)。
二、HPV感染的常見表現(xiàn)
無癥狀:多數(shù)感染無任何癥狀,需通過篩查發(fā)現(xiàn)。
低危型感染:生殖器疣(菜花狀贅生物)、皮膚尋常疣等。
高危型持續(xù)感染:可能引發(fā)宮頸癌前病變或?qū)m頸癌(潛伏期可達10年以上)。
三、HPV感染后的護理要點
1.增強免疫力
飲食:多吃富含維生素C、E、β-胡蘿卜素的食物(如新鮮蔬果、堅果),補充蛋白質(zhì)(魚、蛋、豆類)。
作息:避免熬夜,保證7-8小時睡眠,減少壓力。
運動:每周3-5次有氧運動(如快走、瑜伽),提升免疫力。
2.生活習慣調(diào)整
衛(wèi)生:每日溫水清潔下體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;內(nèi)褲每日更換,單獨手洗并陽光下晾曬。
戒煙:吸煙會降低免疫力,增加HPV持續(xù)感染風險。
3.醫(yī)學干預
定期篩查:21歲以上或有性生活的女性:建議每3年做一次TCT(宮頸細胞學檢查)。 30歲以上女性:聯(lián)合TCT+HPV檢測,若雙陰性可延長至5年一次。
治療指征:高危型HPV持續(xù)感染(>2年)或?qū)m頸病變(如CIN1/2/3),需遵醫(yī)囑行陰道鏡、活檢或LEEP刀等治療。 生殖器疣:可通過激光、冷凍或藥物(如咪喹莫特乳膏)去除。
4.心理調(diào)節(jié)。HPV感染≠宮頸癌,避免過度焦慮。伴侶可同步檢查(男性可做尿道拭子HPV檢測),但通常無需治療(除非出現(xiàn)疣體)。
四、HPV預防措施
1.接種HPV疫苗
二價:預防16、18型(覆蓋70%宮頸癌)。
四價:預防16、18、6、11型(增加生殖器疣防護)。
九價:預防9種高危型(覆蓋約90%宮頸癌)。
接種建議: 9-45歲女性均可接種,最佳年齡為首次性行為前。 已感染HPV仍建議接種,可預防其他型別感染。
2.安全性行為。初次性生活不宜過早,減少性伴侶數(shù)量。正確使用避孕套(雖不能完全阻斷HPV,但降低風險)。
3.避免間接感染。公共場所(如泳池、酒店)盡量不用坐浴或共用毛巾。
五、常見誤區(qū)澄清
誤區(qū)1:“HPV感染=私生活混亂?” ➔ 即使單一性伴侶也可能感染。
誤區(qū)2:“感染HPV必須馬上治療?” ➔ 無特效藥,多數(shù)靠免疫力清除。
誤區(qū)3:“打了疫苗就不用篩查?” ➔ 疫苗不能覆蓋所有高危型,仍需定期篩查!
六、重點人群關注
孕期女性:HPV感染一般不影響妊娠,但需密切監(jiān)測宮頸病變。
免疫功能低下者:如HIV感染者、長期用免疫抑制劑者,需縮短篩查間隔。
溫馨提示:HPV感染是宮頸癌的必要條件,但非充分條件!定期篩查(TCT+HPV)和疫苗接種是預防宮頸癌的核心措施。若發(fā)現(xiàn)感染,請遵醫(yī)囑隨訪,避免盲目用藥或過度治療。